
江北区环卫养护中心保洁员徐辉在扫地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简便、高效率的“徐式扫地法”。昨天下午,环卫部门管理人员和一线环卫工人一起,对“徐式扫地法”进行了研讨。据悉,这一方法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据介绍,“徐式扫地法”一大诀窍在于工作策略的运用,以及与道路沿街商家的沟通。每天马路上的垃圾多少不同、出现时段也不一样,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清扫,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良好的沟通,能够明显减少路面上的垃圾。徐辉总结出来的这套“徐式扫地法”今年3月在班组里推广应用后,全班8个保洁员在每个月的各级各类保洁质量考核中都是满分。
门前保洁有“秘方”
昨天的“徐式扫地法”研讨会会场座无虚席,来自一线的环卫工人对“徐式扫地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来自海曙环卫服务中心的王信娣说:“以前我们只管闷头扫地,保洁工作还是做不好,今天听了徐辉的介绍,发现良好的沟通在解决门前保洁工作上很关键,以后我们会学着和街面店主多多交流,建立融洽的关系,得到店主的支持,让他们共同参与到保洁工作中来,那样我们保洁效率会更高。”
“我们在劝导一些店主的乱丢垃圾行为时,常常会遭到一些言语上的歧视,甚至和店主发生冲突。徐辉的垃圾定时收集法很好,他主动上门去收垃圾,或和店家约定时间,每天定时上门收集垃圾等,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需要通过以情感人来增进相互间的理解,这样店主就会更加配合环卫工作了。”来自象山县的环卫工人靳中华说。
扫地要因地制宜
镇海区环卫保洁中心的业务科长傅志芬在会上表示,徐辉的扫地方法值得学习,特别是他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善于总结的工作习惯,值得广大环卫工人学习。但是就镇海区而言,与徐辉保洁的槐树路相比,路况不同,垃圾类型不同,如槐树路白色垃圾比较多,而镇海很多地段是沙子、煤灰比较多,还是得结合实际想方法。
鄞州中心区的环卫业务主管也认为在城乡接合部部分地段还得沿用窨井盖附近一把扫帚来回扫的特殊扫法。
“如果我们不扔垃圾,你们就没有工作了”
——这话很伤环卫工人的心
在肯定“徐式扫地法”的同时,与会的环卫部门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也呼吁市民尊重环卫工人。
“‘如果我们不扔垃圾,你们就没有工作了’,我们的环卫工人在劝导一些市民不要乱扔垃圾的时候,却常常听到这样劈头盖脸的回答,”奉化的傅海圆师傅说,“环卫工人在一些市民眼里社会地位还是很低,而且很多市民都没有意识到需要提高自身的环卫意识来共同营造环境的整洁。”
高新区一家物业保洁公司的王永刚说:“人行道保洁一直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特别是早上7时左右,常常是一趟还没有扫完,废弃的早餐袋又堆了一地。这些袋子见风就跑,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很难捡。要是在机动车道上,捡起来还很危险。市民也应该多多理解环卫工人,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把袋子扔到垃圾桶里,共同为城市的整洁出一分力。”
环卫工人作业安全亟待关注
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陈文金说,市民常常有乱丢垃圾、不遵章驾驶等行为,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更增加了他们作业时的风险,因为乱丢垃圾,使得环卫工人为了清扫主车道上的垃圾,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拿着清扫工具穿梭于车流之间。为了保证环卫工人安全,环卫部门为每个环卫工人配备了反光背心和安全帽。但是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个阶层共同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