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环卫工作机制 加大保洁管理力度
据黄山日报报道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由28万平方米增长至80万平方米,垃圾清运处置量由原来的每日30吨提升至65吨……面对日益繁重的城市卫生保洁任务,黄山区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通过创新环卫工作机制,加大保洁管理力度,让市容环境变得更整洁更靓丽。
该区注重健全机制,实施卫生保洁常态化管理。区环卫处建立了双休日管理人员值班制,制定垃圾中转站“5+2”管理模式。积极创新机制,实行“三定”:在城区16个路段分别设置路段长,实行路段长负责制,做到“定职、定岗、定责”,并签订保洁承包协议。城区主干道实行ab岗,次干道二个标段配置一名保洁员,对应道路等级细化保洁质量要求。区环卫处还积极出台奖惩措施,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如加强绩效考核,奖惩分明,城市主次干道、垃圾清运点每月普查不留死角,路段按月实施目标考核,好的路段长在区政府网站、街头广告宣传栏内公示后奖励。同时,积极配套环卫设施,提升形象。购置扫路车实行机械化清扫,降低人工劳作强度;添置垃圾压缩车,拆除城区40余处垃圾池,配置数百个专用垃圾桶,实现垃圾不落地、垃圾收集和运输无污水溢漏等等。
近年来,黄山区不断加大环卫设施建设,拓展延伸环卫区域范围,促进垃圾整治一体化建设。对甘棠、耿城、太平湖等重点镇及沿太平湖区域进行垃圾清运。现环卫垃圾处理服务范围已拓展至汤口镇、三口镇、仙源镇、谭家桥镇等9个乡镇,日均转运处置垃圾65吨。加大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一期投资7300万元建设规模库容178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209吨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垃圾场库区已正式投入使用。环卫机械化率由10%提升至4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很高。今年,该区还将建设三座密闭、环保、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完成老城区垃圾收集中转网络等,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能力。